冬季北京之旅Day4-2012/12/19
第四天的行程是頤和園&首都博物館
從飯店到頤和園還算快(沒塞車的話)
不知道為甚麼司機都把車停的遠遠的,讓我們都至少走了10分鐘的路才會到景點.............這個就是走路中
才剛到頤和園的門口,開始飄起細雪,細到幾乎看不到,所以也拍不到,不過大家都有點興奮,畢竟在台灣要看到飄小雪很難
來個頤和園平面圖吧!
不是故意要拍石獅子,是因為這邊顏色比較深,左上角綠色的部分可以隱約看到小雪點點嗎?
照片中間下面可以看到小雪的樣子
因為小雪,心情突然不太一樣,來個頤和園門口小合照吧!!
來點頤和園的簡介
頤和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北海淀區,佔地290公頃(合4400畝),是一座巨大的皇家園林和清朝的行宮。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、重建於光緒年間,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。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,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,1998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這邊相機用到陰天模式,顏色有點復古
仁壽門為宮廷區的二重門。它巧妙地把牌樓、衙署儀門和祠廟櫺星門的形式特點結合在一起,於典麗中透出莊重,是頤和園較有特色的門。
壽星石
在北京頤和園仁壽殿門內正中矗立著一塊巨型南太湖石峰,連石座高約5米,寬2米,正面欣賞該石,酷似一鶴髮童顏的老人,因而又稱壽星石。石背面孔洞溝壑繁密,頗具山川靈秀之美,周圍以漢白玉欄杆維護,下襯六角須彌漢白玉石座。
光緒十二年(1886)重修頤和園時從墨爾根園(在今天的北京大學校園內)移來。色青圓潤,造型奇特,狀如壽星,俗稱壽星石。
仁壽殿:在頤和園東宮門內,是園中坐朝聽政的正殿。乾隆時名為勤政殿,光緒時重建,改為現名。殿為東向,面闊九間,單檐卷棚歇山頂,兩側有南北配殿,前有銅麒麟、壽星石,東為仁壽門。
仁壽殿的北側有口水井,名叫延年井。開鑿於1903年,是帝后茶膳的專用水源。據說慈禧太后飲後活了七十多歲(後經鑑定此井中的水含有礦物質)。清亡以後,多年廢棄不用。現在看到的是1984年按原樣復修過的,上面的“延年井”三個字是當代書法家王遐舉題寫的。
永壽齋是清末大太監李蓮英隨侍慈禧來園時的住所,院內有李蓮英生活起居陳設和中國歷代太監圖片彩塑展覽,一九八七年園方曾予以修繕。
樂壽堂: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,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,有牌坊,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。院子分為三路,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居所,中部為起居空間,內有寶座、御案、圍屏、宮扇,西間為寢宮,東間為更衣室。堂前陳列銅鹿、銅鶴、寶瓶,取「六合太平」諧音。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、瑪瑙、翡翠製成的花籃,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。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「青芝岫」巨石,院中栽培玉蘭、海棠、牡丹,取「玉堂富貴」之意。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,2005年枯死移除。
我們要走到長廊囉!!
長廊-東起邀月門,西止石丈亭,全長728米,共273間畫廊,是中國廊建築中最大、最長、最負盛名的長廊。
這兒的窗形狀都不一樣
現在看到的是結冰的昆明湖。
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,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。昆明湖中有一島,名南湖島。昆明湖兩岸仿照西湖修了東堤和西堤。
這就是長廊囉!!
長廊:東起樂壽堂西院,西至石丈亭。長廊長達728米,共273間,其間點綴以留佳、寄瀾、秋水、清遙四座亭子,以及魚藻軒、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。長廊背山面水,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(取福字諧音),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,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,長廊上有西遊記、三國演義、紅樓夢、西湖風景、二十四孝、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(如張敞畫眉、牛郎織女、張良納履等)、山水花鳥等圖畫,共計一萬七千餘幅。
要走出頤和園了,來點總結吧!
頤和園是清朝三山五園中保存狀況最好的一座,也是清朝,乃至中國帝制社會史上最後修建的一座超大型皇家園囿。此外,頤和園還是自漢武帝建章宮首創「一池三山」模式以來,最後一座、以及僅存的一座保留著這種模式的宮苑。此外,由於規劃於清朝的鼎盛時期,這段時期也是中國古典園林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,因此頤和園/清漪園積澱了深厚的中國園林文化傳統,成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。凡舉中國造園藝術中的山水規劃、借景、驀擬、對景等手段,都在頤和園中得到體現,其氣魄之壯麗甚至超過了平地起造的圓明園和山地構築的靜宜園,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登峰造極之作。
留言列表